暗藏玄機?為何古代皇帝選用「朕」做專屬代稱,史學家:將朕拆開你就明白了

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史上,秦王朝自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「六王畢,四海一」創立為始及至「二世而亡」不過僅僅十餘載,於厚重的歷史而言,它就如流光一般瞬息而逝,但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,嬴政以及他的秦王朝為後世留下的政治遺產卻不勝枚舉。

「皇帝制度」便由嬴政而始,在前221年統一六國之後自認為「功過三皇、德蓋五帝」的嬴政,在李斯的建議之下,結合「三皇、五帝」稱謂,皇帝這一稱號誕生。與之同生的除了皇權至尊以外,還有「朕」這一稱謂的專屬化。皇帝自此以朕稱,直至1912年大清滅亡。

皇帝專權,我們不難理解,這本就是封建社會、封建制度下的必然結局,而且這種結局也隨著封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、完善,直至明清時期達到的鼎盛。

但我們不禁要問的是,在「余」、「朕」、「我」、「吾」、「台」、「卬」等第一人稱代詞盛行的春秋戰國時期先秦時期,為何最後秦始皇嬴政又要獨獨選定「朕」這樣一個稱謂作為皇帝的專屬名詞呢?是機緣巧合嗎?

對於「朕」這個名詞,在先秦時期並不鮮見。「朕」作為第一人稱代詞,意思便是「我」,其使用者更是從達官顯貴、士大夫、王再到平民百姓都有。

屈原有句「朕皇考曰伯庸」「哀朕時之不當」「回朕車以復路兮,及行迷之未遠」;《書·堯典》之中亦有句「汝能庸命巽朕位」。《爾雅·釋詁》中則說「朕,身也。」東漢文學家蔡邕直言:「朕者,我也。上古尊卑不嫌,貴賤共之。」意思已經十分明確,「朕」這個第一人稱代詞只是一個尊卑貴賤共用的詞語。

那麼「朕」又到底有何魅力會讓它脫穎而出呢?事實上,「朕」作為第一次人稱代詞,最早見於甲骨文上的記錄,而與「余」、「吾」、「我」相比,它的起源、使用更早;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,在戰國末期時「朕」的使用上也出現了相當大變化,原本在日常的口語之中流行的朕,已經僅見於書面用語之中,反觀則是「我」「吾」這些更加具有口語化、更具有流通性、更加貼近群眾的用語的盛行。

如此一來,秦始皇選用「朕」作為自稱,既能避免民間因為避諱而招至的殺人之禍,更能體現出皇帝這一天下之主的「莊重「肅穆」。還有一點在顧頡剛先生、劉起紆先生在《〈尚書·湯誓〉校釋譯論》的考究之中指出,作為第一人稱代詞「朕」與「我」、「余」等詞相比,先秦時期並不等同。

「朕」有「我的」的意思,與「我」「余」等詞是存在著所有格、主格不同的差異的。在所有的甲骨金文中,「朕」都是只作單數第一人稱領格,既「我的」意思。《尚書·舜典》中有句:「汝作朕虞。句中的朕,便作「我的」解釋,你可以做我的管理山澤的官員。」《大盂鼎》(金文):「勿廢朕令」。就更好解釋了:「不要拋棄「我的(朕)「訓令。」也正是這樣的意思之下李斯的那句「天下皆朕,皇權獨尊」也便很好解釋了。

但對於這種解釋,著名史學家、語言學家戴震則提出了他的觀點—舟之縫理曰朕。--戴震《考工記圖·函人注》。

從說文解字而言,「朕」字,從舟從灷(zhuàn),本義是指「舟中火種」。戴震認為這「朕」字便起到了聯結「舟」「灷」縫隙的作用。「舟」與「灷」,在古代作為以水為居部族發展興盛、壯大的必備之物品,是身份、權利、地位、財富的象徵,而「朕」無疑便是聯繫它們的重中之重,七寸之位置。

這樣的說法,比之以第一人稱代詞出之早晚、所有格釋義明顯更具有說服力,因為秦始皇嬴政的建立的大一統局面本就是前無古人的功績,想必在這種自信之下,秦始皇嬴政將自己定位為國家的重中之重也是必然的結果 吧。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