柄在後 鞘在前!為何清朝侍衛都要「反著佩戴腰刀」?專家揭秘:好處實在太多


這樣算下來,除卻皇帝的日常花銷,這近萬的隨從護衛更是巨大的「碎銀機」。

另外還有一個花費大頭,那就是排場。這位皇帝南巡每到一處,當地官員所要準備的貢品、新修的房舍,花費的銀子難以統計,需要消耗地方財政來彌補這個虧空,那財政出的錢哪裡來的?最終還是落腳在老百姓頭上。


Advertisements

勸諫不聽,亂施皇威

所以,不但地方官員,就連老百姓也對這個皇帝的到來非常不感冒,甚至於深惡痛絕。對於他的行為,難道沒有大臣出來勸諫嗎?《清史紀事本末》裡面記載了曾有兩個人勸諫過皇帝。一個是江蘇學政(相當於省教育部長)尹會一,他上書皇上:「民間疾苦,怨聲載道!」結果不想皇帝大怒:「你說民間疾苦,給我說出是哪個地方疾苦?怨聲載道,給我指出是誰有怨言!」不但不聽,還把尹會一貶謫到了偏遠地區。

紀昀也曾勸諫:「東南財力竭矣。上當思所以救濟之。」皇帝仍然大怒:「我只是看你文采尚好,才讓你修四庫全書,平時就把你當戲子看待,竟然敢在這裡妄談國事!」


Advertisements

據傳後來的那拉皇后也哭著勸皇帝,弘曆不聽,說皇后瘋了,送回了京城。後來那拉皇后被廢。(這件事版本頗多,這只是其中之一)

上面三個人的下場可見,這個皇帝根本不聽任何人的勸諫,一意孤行。


馬屁諷刺,聖怒難發

直到這一次,事情似乎有了「轉機」。拔刀要砍古梅樹的查爾奔泰,見皇帝驚問自己,他扔下刀,跪在地上:「我只恨這棵樹沒長在京城的圓明園,還得有勞聖駕,冒著江湖風險,跋涉這麼遠來見它!」

不禁為這位侍衛點一個讚,因為他說的太有水平了。表面上是一個響亮的馬屁,擔心皇上的安危,實際上卻是一個響亮的耳光,諷刺皇帝不務正業,只顧遊山玩水,勞民傷財。


Advertisements

皇帝聽了這句話,默然無語,明顯是一口氣憋在嗓子里上不來。人家擺明了諷刺你,勸你收斂,但是自己卻沒辦法發怒,因為人家表面功夫做的太到位,「打心眼裡」擔心自己的安危。

查爾奔泰整了這麼一出,算是讓皇帝聽進了下面官民的疾苦。而這侍衛自己,也因為這件事而「大著於世」。


後記

晚年的弘曆,也認識到了自己前幾次南巡帶來的弊端,曾對當時的大臣吳熊光說:「朕臨御六十年,並無失德,惟六次南巡,勞民傷財,作無益,害有益,將來皇帝南巡,而汝不阻止,必無以對朕。」


第六次南巡時,皇帝74歲,等他認識到這一點,已經得八十歲左右,再無力搞一次南巡了。封建君主的一個想法或者喜好,帶動的是天下的走勢,或動蕩,或盛世,大概只在一念之間。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